赫尔松大撤退之后,俄不得不回答一个历史上被诅咒的问题

2022-12-13 10:01:03

简谱 https://www.msscos.com/

俄罗斯军又一次大规模撤退,这一次是从赫尔松,完全放弃第聂伯河右岸地区,包括重要的赫尔松市,撤退到河左岸。虽然与上次的哈尔科夫大撤退时溃不成军不太一样,这次显得更有秩序,但撤退毕竟就是撤退。俄新社的文章说,在赫尔松之后,俄罗斯将不得不回答其历史上被诅咒的问题……

资料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10日表示,在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方向,俄军部队正严格按照计划向第聂伯河左岸预定阵地机动。

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方向实际上就是赫尔松方向。

此前一天,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战区集团军司令苏罗维金向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汇报说,赫尔松方向,俄军将在第聂伯河左岸筑垒防御,部队很快将开始实施机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屏

实施机动,是大撤退的另一种说法。

俄罗斯不少人开始为此次撤退寻找合适的理由。

“俄军离开是为了永远回来”,俄罗斯tsargrad电视台网站说,放弃赫尔松事关胜利,虽然事实是苦涩的,但是并不是总是如此,俄军离开赫尔松是为了保存军队,从而保住最终胜利的可能性。

此前曾多次对俄军作战指挥提出质疑的俄罗斯车臣地区领导人卡德罗夫、“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津也对此俄军撤出第聂伯河右岸的决定表示了赞同。

据俄《观点报》报道,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称,他完全同意俄军撤到第聂伯河左岸的决定。他认为,在进行权衡后,苏罗维金将军在为了高调声明的毫无意义牺牲和拯救战士宝贵生命之间做出了艰难的但是正确的选择。他说:“赫尔松是一个没有可能稳定运送弹药,且形成牢固可靠的后方的复杂地区。在目前复杂的局势下,将军明智且有远见地疏散和平居民并且下令重新集结。因此不应该说赫尔松是投降。”

一个多月前,在哈尔科夫撤退之后,卡德罗夫曾直接批评俄国防部犯下大错,并扬言如果俄军高层不改变策略,就将被迫与普京联系,向他们解释哈尔科夫发生的真实情况。

“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津表示,苏罗维金必须撤军,这拯救了1000名被包围在敌方领土、被完全切断补给线的士兵。普里戈津指出,作出从第聂伯河右岸撤军的决定并不容易,但它表明俄军指挥部愿意为士兵们的生命负责。普里戈津说,俄军的撤离不应引起恐慌。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截屏

据俄罗斯《消息报》10日报道,俄罗斯军事专家弗拉季斯拉夫•舒利金表示:“我们无法在第聂伯河右岸保持一个桥头堡。乌克兰军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和装备,很快准备在那里建立一个包围圈。他们拥有的高精度打击系统已经能够覆盖通往赫尔松右岸的桥梁和渡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以提供补给和支援。因此,指挥部认为,为右岸的桥头堡而战是毫无意义。”

俄军事专家德米特里•博尔坚科夫认为,如果乌军在赫尔松附近的三个主要方向中至少有一个方向突破,这将给俄军带来巨大的悲剧。由于供应不足,俄军在右岸的力量正在衰弱。右岸没有一条完整的战线,在开阔的草原上绵延150公里。如果有一处被突破,俄军将面临被包围和摧毁的危险。

虽然俄罗斯专家们的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俄军又一次失利了,西方媒体甚至把它称为“这场战争最重大的逆转之一”。这不可能不在俄民众之间引起反应。

“在赫尔松之后,俄罗斯将不得不回答其历史上被诅咒的问题”,俄新社的一篇评论发出这般感慨。

文章说,106年前,也就是1916年,在国家杜马的一次会议上,俄立宪民主党人帕维尔·米柳科夫尖锐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愚蠢还是叛国?”他当时指控沙俄的王室和政府正在寻求与德国达成“可耻的和平”。

几天后,时任首相斯图尔默辞职,次月拉斯普京被杀,两个月后就是1917年2月,革命暴发。所以这个问题成为“被诅咒的问题”。

俄新社的这篇评论文章说,俄罗斯军队从第聂伯河右岸向左撤退引起了一些俄罗斯人的巨大反应,他们怀疑莫斯科准备与基辅对话,并对此表示不满。这让人想起米柳科夫提出的那个问题。

文章作者写道,战场上的失利或任何谈判尝试,神经质不仅会在军队中蔓延,还会体现在对当局的信任问题上,可能对民族团结构成威胁。所以人们应该清楚的一点是,俄罗斯联邦没有受到叛国的威胁——国家元首普京永远不会与乌克兰和西方达成“可耻的和平”。

文章称,今年2月24日之后,俄罗斯就只能前进——跌跌撞撞、犯错、受到打击,甚至在战术上暂时撤退,但战略上只能向前。

延伸阅读:

媒体:俄宣布从已是"本土"的赫尔松撤离为何是现在?

资料图

直新闻:刘先生,你认为,俄军宣布撤出赫尔松,对整个俄乌冲突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看看自从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双方对待赫尔松地方的态度就可以了。在今年2月24号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军是仅仅用了七天时间,集中精锐部队拿下了赫尔松,赫尔松也因此成为了俄军在乌境内控制的首个大城市和首个州首府。在战事开启半年之后,俄军曾经准备放弃赫尔松,但普京却反其道而行之,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增兵死守。同样乌克兰也是摆出了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拿下赫尔松的姿态。

我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赫尔松所处的战略地位与战略位置非常特殊。它既是俄军从克里米亚向乌东其它地区进行补给的重要生命线,同时也是俄军对乌克兰其他地区进行军事打击的桥头堡。因此,外界把赫尔松的得失看成是整个俄乌战局的一个转折点并不为过。更重要的是,赫尔松不仅控制着向克里米亚输送淡水的运河,而且赫尔松还是航运、海军和其他重要海上航线的通道,距离克里米亚仅仅100来公里。对于乌克兰而言,欲取克里米亚,必先取赫尔松。对俄罗斯来说,赫尔松一旦失守,克里米亚就基本上门户洞开了。

除此之外,由于不久前赫尔松州已经“公投入俄”,这也就意味着,赫尔松的丢失,等于是俄罗斯已经丢失了“本土”。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因此,这件事情对双方的军心与民心,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资料图

直新闻:既然俄罗斯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来攻占并守卫赫尔松,那他们最终为什么又选择放弃呢?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其实,根据过去一个多月来的战场态势,俄军继续强守下去,只会不断地消耗极其宝贵的兵源,不利于俄军接下来对乌东其它地方的防守。因此,这个问题的症结点,已经不在于俄军为什么会选择放弃赫尔松,而在于俄军为什么会拖到今天这个关键性的节点上,才宣布弃守赫尔松。

我所说的这个关键性的时间节点,指的就是美国中期选举刚刚结束、共和党夺回了众议院的控制权而民主党守住了参议院的控制权之后。为什么俄军早不撤晚不撤,偏偏在这个时机点上撤?我认为,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俄罗斯方面的刻意安排。俄军死守到这一天,其实就是为了美国中期选举的这样一个结果。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在这场俄冲突中,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坚持长达半年以上,并且开始在局部区域内反守为攻,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得到了来自北约尤其是美国源源不断的军事与经济援助。假如美国的援助一旦放缓下来,那乌克兰的士气与进攻势头立马就会受到重大影响。这样一种局面,将逼得这段时间以来坚决拒绝跟俄罗斯进行和谈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得不放低姿态来跟俄罗斯谈判。而在国会参众两院中,众议院是主管钱袋子也就是美国的财政预算的,在民主与共和两党中,民主党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是最为慷慨大方的,承担着为资本家看守钱袋子的共和党,则是相对吝惜的。他们一旦掌控了众议院,就会对大手大脚花钱援助乌克兰的拜登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乌克兰会选在美国中期选举前,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对赫尔松发动总攻。因为在中期选举前拿下了赫尔松,就意味着拜登与民主党援助乌克兰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就是在为拜登与民主党的中期选举助选,未来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就会源源不断。而乌克兰所支持的就是俄罗斯坚决反对的。这就是俄军为什么会在美国中期选举前死守赫尔松的原因。也就是说,俄乌双方都以军事斗争的方式间接地参与了美国的中期选举,他们表面上打的是军事战,但实际上打的则是政治战与外交战。

遗憾的是,乌克兰虽然拿下了赫尔松,但是却没有能够赶在中期选举前把它做成对民主党与拜登的“献礼工程”。而俄罗斯虽然最终在军事上丢掉了赫尔松,但却在政治战与外交战上达成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而在完成了政治与外交任务之后,俄军也就没有再死守的必要了。

资料图

直新闻: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说,拜登政府正在拖长俄乌冲突,并寻求通过出售军事装备和液化天然气牟利。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对于安东诺夫的这个判断,我不是太认同。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确实通过出售军事装备和液化天然气牟取了巨大利益。但我认为,当前最想让俄乌冲突速战速决、想以最快的速度打败俄罗斯的,除了乌克兰之外,就是美国与欧盟。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这场俄乌冲突打的不仅仅是军事战,还包括经济战、舆论战、民心战、政治战与外交战等超限战争。直接的军事冲突,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在打,而包括经济战、民心战在内的超限战,则是俄罗斯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打。而且前方的军事战跟后方的超限战,又是互为因果密切相关的。假如俄乌在正面的军事战场上打的时间太长,那就会导致西方国家的能源供应进一步紧张,物价进一步飞涨,民怨进一步沸腾,并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执政党在政治与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办法完全放开手脚支持乌克兰。拜登与民主党在这次中期选举中之所以会丢掉众议院的控制权,根源就在这里。同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乌克兰供应军火,用的也是他们自己的民脂民膏,消耗的也是他们自己的财政资源,他们实际上也是硬着头皮在做的。

相反我认为,在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俄罗斯未能在开战初期的24小时内拿下基辅72小时内拿下整个乌克兰同时也未能在短期内拿下整个乌东之后,当前想将战局拖入持久战的,恰恰是俄罗斯自己。这一点,从俄军已经在所有已经占领的乌东领土上“深挖洞广积粮”就可以看得出来。在丢掉赫尔松之后,俄军接下来将会死守第聂伯河右岸,以至少将战事拖过今年冬天。在俄罗斯看来,随着冬季严寒的到来,欧洲将会因为能源供应进一步紧张物价进一步飞涨而陷入到饥寒交迫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本国政府支援乌克兰的民怨将会进一步沸腾,西方将会在这场经济战、民心战、政治战与外交战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肃宁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综艺娱乐、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肃宁新媒体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