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家一语道出真相:美国攻击中国是一场“错误战争”

2023-03-07 14:30:28

平安好貸

中国一向是一个热爱和平与合作的大国,但同为大国的美国,却一直把中国视为敌人。

从2017年开始,美国就以加征关税等手段相威胁,主动挑起和中国的贸易摩擦,但这样的行为让双方都蒙受了巨大损失。

2020年来,在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美国自身防控不到位,却总把重心放在对中国的指责上。

如今,总统拜登上台,但拜登政府仍是想在经济和贸易上“制裁中国”。

可以说,中美之间的关系有些许微妙,但早在2019年,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就发表了著名经济评论员、诺丁汉大学教授马丁·沃尔夫的文章。

马丁在文章中说道:“美国对中国的攻击是一场在错误领域以错误方式展开的错误战争。”一语道破了某些真相。

01美国为何攻击中国

马丁教授在文章的开头就讽刺道:“苏联的消失留下了一个大洞,‘反恐战争’不是个够格的替代品,但中国却“符合”所有标准。对美国来说,中国可能是许多人需要的意识形态、军事和经济敌人,终于有了一个值得花时间去对付的对手。”

从他的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之所以攻击中国,是因为把日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当成了假想敌,认为中国会一直站在美国的对立面,所以,半点都容不下中国。

中国崛起是不可能被遏制的,这是谁都必须承认的事实。连老一辈的美国人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大洋彼岸的华夏是贫穷的代表,但如今,当他们来到中国之后,发现这里半点都没有贫穷的影子。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腾飞,从2010年开始,GDP总量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肉眼可见的是,中国的高铁里程和速度甩开他国一大截、乡村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港珠澳大桥等举世瞩目的项目完美落成……而英国《金融时报》称,若单单论购买力,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

另一边的美国却到了一个经济难有大突破的阶段,国内在经济结构上的种种问题也不断显露,曾经人人都有机会致富的“美国梦”已经荡然无存。

我们看到的是,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私有化越来越严重,失业率不断提升,各种矛盾更加尖锐。在未来,美国怕是难以避免被中国超越。

一向是世界霸主的美国容不得他国染指这个地位,在他们眼中,自己不管是在哪个方面,都是最好的那个,而中国大概是要比苏联强大得多的对手。

我们有更庞大的市场、更称职的政府、更先进的经济制度,因此,他们难以遏制对中国的愤怒情绪,便在各种领域都以一种疯狂的手段攻击中国。

用外媒的话来说就是:美方一切打压中国行为的原因是美国“过度嫉妒中国”。而过去五年,美国的这种偏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并且已经蔓延到几乎所有领域。

其次,中国跟美国的意识形态全然不同,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分歧。

有学者深入分析过中美文明的发展历史,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以儒家文明为主导,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以和为贵,所以中华文明是一种守势文明。

与之相反,美国强调自由、平等、民主和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利益,是一种攻势文明。

相比起西方人,中国人是谦虚而温和的,哪怕是国家强大起来,我们也总是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埋头踏实苦干,中国文明强大的包容性,也让我们走上伟大复兴之路,展现出独特魅力。

美国人则天生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是“上帝选民”,并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试图让每个国家都奉行他们的价值观念。

在不同的价值观下,中国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一开始,我们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来,我们意识到无论哪种制度,都不能忽视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发展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实证明,这是符合我们国情的。沿着这样的道路,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美国是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切都以资本为主导。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在这样一种制度下,每一种事物都能成为商品。

我们不能说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孰是孰非,但美国却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认为只要思想、价值观跟他们不同,就是站在对立面的敌人,几十年前的苏联是这样,现今的中国也是这样。

也就是马丁教授所说的:“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其他国家变得越来越西方化的过程。”

在美国看来,倘若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中国特有的意识形态就会受到更多认同,这便会威胁到美国的话语权,所以,美国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一直磕磕绊绊,美国对中国的攻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停止的。

但是,中国热爱和平,不代表中国能任人欺负,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制裁的。

02中国立场大多是正确的

事实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稍微有理性目光的人,都知道美国对中国的攻击并无道理,中国的立场大多是正确的,美国的攻击,无非是不可理喻和自欺欺人。

马丁教授指出,美方对双边贸易失衡的紧盯不放,体现了其在经济学上的无知。

的确,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既定的发展趋势,倘若有国家想要逆着这个趋势而走,那必定会走到死胡同里。

几年过去,中美贸易摩擦并没有缓和的表现,对中国“经济侵略”、“不公平贸易”、“盗窃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污名化的指责也依旧存在,但显而易见的是,美国无视经济规则加征关税,已经带来了一些危害。

直观的危害便是对中国经济以及部分企业的冲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根据初步预测,如果美国对我国500亿美元商品开征25%的关税,预计影响我国GDP约0.10%到0.12%;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对两千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关税,预计影响我国GDP约0.20%到0.25%。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能够应对这样的冲击,但也面临一定的损失。

从企业层面上来看,那自然是大大打击到了中国的外企。外企将面临成本增加、订单下降、利润减少等问题,免不了要歇业或是调整重组,这样一来,失业率必定提高。

在整体经济层面上看,加征关税也会导致物价上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提高。

中国无疑是贸易战下的直接受害者,但中美贸易战没有赢家,这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借口是“贸易失衡”,但实际上,中国商品出口美国,并不是其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这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本身具有消费太多、储蓄不足等结构性问题。

美国不着眼于自身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要打击中国,这本来就是错误的决定。

美国的做法对本国的企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危害。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也有许多在华企业,而他们现今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继续留在中国,生产成本可能会大幅上升,难以获得多少利润,可选择离开的话,则可能会长久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欧盟商会的问卷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家认为中美经贸摩擦是其最大的担忧,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做出商业决策的难度增加,对业务增长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

此外,美国的错误行径带来的危害也是世界性的。2019年,联合国就预测,美国若一意孤行,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

日本相关研究机构也曾发表声明:日本企业将因中美经贸摩擦直接损失约5亿美元。

法国财政部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中美经贸摩擦将直接导致货物流通减少,损害欧洲和法国的就业机会。

比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更严重的,是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破坏。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原本就没经过WTO授权,这显示了美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无视,美国政客还要把所谓政治问题、国家安全问题跟贸易联系起来,这全然是一种霸权表现。

2018年,我国发表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2019年,我国再次就中美经贸问题发表白皮书。

两份白皮书指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以及贸易摩擦对双方和全世界的危害,表明中国坚持平等、互利、诚信的磋商立场,体现了我们的大国风范。

2022年5月,美国对华商品第一轮加征的关税即将到期,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和需求也确实在增加,但因为美国政府不想体现出对华态度的“软弱”,所以,美国仍可能保持对华关税施压的手段,只不过会比先前缓和一些,中美贸易摩擦的隐患依旧存在。

不管怎么说,从贸易关系的角度上来看,中国的立场都是正确的。美国并非没有意识到贸易战会造成一个“双败”的结果,但他们仍是选择把自己的一己私利放在首位,这样的行径无疑会让世界各国都感到不满。

抛开经贸关系不谈,美国如今最棘手的问题大概是疫情。到目前为止,美国因疫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一百万人,创全球新高。美国是全世界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本不该有这么多人死于新冠,于是,很多人都指责美国:在资本面前,生命微不足道。

这并不是在给美国泼脏水。纽约是美国非常重要的航空枢纽,但疫情当前,美国关于控制境外人员流动的措施迟迟没有出台。

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当疫情稍稍好转时,许多刚被治愈的员工就立刻被要求回到岗位工作,航空公司甚至要求已经感染新冠肺炎的员工保密,不服从者会被开除。到后来,航空公司居然还能干预美国的防疫政策。

大洋彼岸的中国,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从来都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只有坚持这样的立场,一个国家才能经久不衰,美国若再不警醒,怕是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

03中美应当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

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稳定,抑或是当前的疫情防控,互利共赢永远是最好的结果。马丁教授指出,中美正确的前进道路是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

两个强国之间的冲突或许难以避免,但竞争与合作从来都是可以并存的。

当然,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双方必须采取理性的观点,寻求共同合作基础,“必要的时候竞争,能合作的时候合作”,也就是说,在良性竞争和共同合作中一起发展。

其实,中国一贯坚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来都不想跟美国在一些无谓的争斗上搞得你死我活,重点在于美国怎么做。

拜登上台后,多次强调中美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国务卿布林肯在英国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中美两国目前并非处于“冷战”,而是对抗、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美国却还在打贸易战,还在设置科技壁垒,甚至还在挑战中国的底线。在对华政策上,美国所说的和所做的,看起来是分裂的。

当前,多极化格局也好、全球化也好,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

在此基础上,美国必须丢掉其霸权思维,与其他国家有一个平等的合作,而不是非要把自己摆在一个最高的位置。

中国的崛起也是不可抵挡的,美国要做的不是让中美两败俱伤,而是理性看待中国的崛起,同其他强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马丁教授也说过:“西方的敌人不是中国,而是自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现阶段或许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但他们要做的绝不是把矛头指向中国,而是检视并努力去解决自身的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

参考资料

《中美竞争与合作关系可并存》(《联合早报》)

2.《述评: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五大世界性危害》(中国青年网)

3.《拜登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恐难实现,中美贸易隐患仍在》(中国青年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肃宁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综艺娱乐、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肃宁新媒体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